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2023《花蓮客家》夏—用逆境,培植人生也焙製茶風味。

客家韌性 種出有機茶

揉撚過的茶葉平鋪在盤中,蔡枝卿一盤盤取下,好確認萎凋程度。「做茶,是非常需要時間的。」剛採下的嫩葉先經萎凋後,再反覆以雙手翻動進行浪菁,隨她的手攪拌,茶香漫了出來。浪菁的作用是讓空氣穿過茶菁促進發酵,後續步驟還有殺菁、炒菁、揉撚、初乾、團揉、再乾、再到焙火……整套製茶流程繁複,每個環節都需要時間,只能按部就班,無法貪快,蔡枝卿笑著說:「就跟人生一樣。」

 

農家長大的蔡枝卿,從有記憶開始,生活便與農田、土地和作物密不可分。「小時候,媽媽總天沒亮就起早,載著我去市場賣菜。」談起自家的菜長得又漂亮又好, 全出自母親的巧手,蔡枝卿眼睛閃著光芒。「我媽是很傳統的客家女性,從她的身上,能看見客家婦女的所有特質。」在食指繁浩的童年裡,母親的言教、身教與堅毅的身影,無形中也造就了她凡事親力親為,不輕易放棄的性格。煮水、執壺、沖茶,一套動作蔡枝卿做起來行雲流水,當琥珀色的茶湯緩緩注入瓷杯,聽見她開口:「直到我開始種有機茶、學習製茶之後,才發現自己很像她。」

 

或許是性格中那份源自客家的韌性與不服輸,讓蔡枝卿與丈夫張茂游在一片不看好之下,毅然投入有機茶的種植。憶起當年,夫妻倆決心在赤科山種植有機茶的契機,她說:「我先生曾因噴灑農藥而中毒過三次。」農家長大的蔡枝卿深知慣行農法對土地的傷害,當丈夫提出想嘗試以有機方式,於赤科山上種植茶樹的建議時,蔡枝卿想都不想便傾全力支持。

 

從種茶體悟的人生哲學

當時,有機農業的觀念剛起步,赤科山上也尚未有人嘗試,恰巧花蓮縣府正在推廣無毒農業政策,夫妻倆便開始積極的上課,學習有機種植的技術。「第一年,因為經驗不足,茶園裡兩公頃的烏龍茶樹一下子就全軍覆沒。」在被問及看到一整年的心血就這樣沒了,難道不曾動搖過信念嗎?蔡枝卿搖頭,「因為我們知道這是在做一件對的事。」那些年,他們參考過許多專家學者建議, 也不斷的進行測試,經過一次次的失敗, 有機茶園終於在虧損第六年後打平。

 

「有機種植很難一下子就看到成效。」蔡枝卿分享,這些年她從種茶之中悟出的道理,「就好比我們人類,吃慣了不健康的食物,突然改吃健康的食物,也需要時間適應。」不僅如此,她還告訴我們:「剛開始因擔心雜草會搶走茶樹的養分,所以都拔除得很乾淨,反而招來害蟲啃食。現在會適度的保留雜草,讓昆蟲有庇護、有食物,自然就不會侵害茶樹了。」即使是不起眼的野草,過度採集仍會破壞環境,如何適度的移除,維持生態特性與物種平衡,是她從中種茶除草的過程中, 體會到的人與環境共生之道。

 

穿梭在茶園,蔡枝卿隨手拔起高過茶樹的雜草。隨著時間與經驗的累積,如今的她已能夠分辨,雜草長到什麼高度時, 適合種下茶苗;也能掌握雜草什麼時候該拔、什麼時候該留的自然平衡之道。那些挨著茶樹而生,看似不起眼雜草,如同蔡枝卿的人生導師,提供她管理茶園時的參考,也在她低潮時給予力量。

 

藏在雜草裡的靜心之道

看著茶園終於有了收成,夫妻倆開心之餘,卻不能停下腳步。除了製茶的過程耗時繁複,格外考驗技術與經驗, 是一大挑戰之外;辛苦烘焙而成的茶葉, 還面臨了不知該銷往何處的困境。有機種植的茶葉,因為投入的成本高,自然售價也比較高,若是交由中盤茶商收購, 價格與一般茶葉價格相去不遠,所付出的心血與收穫不成比例。「我們考慮過後,決定自己下來賣茶。」蔡枝卿不畏隔行如隔山,積極向外找尋各種資源, 「那時只要聽說哪裡有開課,我們就去上。」不論是行銷管理、包裝企劃、還是網路行銷……蔡枝卿像顆陀螺轉個不停的,她形容當時的自己就像一塊求知若渴的海綿,努力透過學習提升自己同時,為的就是想把自家的茶葉推廣出去。

 

就在一切看似正步上軌道,蔡枝卿卻發現自己的心理有些不一樣的變化。「年輕的時候總認為自己無所不能,只要努力付出,不斷的嘗試,就一定會成功。」她坦言,因為過於要求完美,也深信只要付出就能獲得成果,然而在各種不同的壓力交互作用下,情緒開始出現警訊。那時的她只要感到內心的浮動與不快樂,就會回到茶園拔草,慢慢地, 蔡枝卿發現,這樣的過程不僅能拔去心中的雜念,還能讓身心在大自然和泥土的撫慰中獲得平靜。

 

回看自己的內心 凡事簡單放自然

「後來我才懂得,人生其實不需要每一件事情都很厲害。」蔡枝卿蹲下身, 從茶樹上撥下附生的地衣,讓落在土壤的最後都回歸成養份,重新滋養土地。在鬆土、拔草、採茶、製茶……看似日復一日的過程裡,蔡枝卿學會回看自己內心,「我想,每個人的生命中,都需要經歷一段追尋的過程。並透過那個過程,來覺察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。」不論是對客家性格的自我認同,還是從種茶製茶而來的人生體悟,都讓蔡枝卿懂得,人生並非一場追求完美的競賽, 過程中所有的逆境,都如同孕育好茶的風土條件,讓生命更加有滋、有味、有故事。

 

一方風土一方茶 展現獨特的生命姿態

風土(Terroir),一詞源自於法文的土壤(terre),指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,所有環境因素的總稱,包括土壤、氣候、日照以及人的習俗等。在不同的風土條件下,即使同樣的品種,也會培植出不同的風味,形成該地區的地理環境與氣候條件下而生的特殊產物,成語「南橘北枳」便是古人對風土的觀察。

 

玉里的赤科山與富里六十石山,是海岸山脈唯二的產茶區,不同於西部竹苗丘陵區茶農,這裡的茶樹在海拔900 1000 公尺純淨露水孕育下,茶湯入口帶「山頭氣」的特殊韻味。當初為了分散種植金針的風險,而開始的種茶之路, 經過多年的測試與馴化,萱園居所種植的烏龍、金萱、紅玉、佛手、還有台灣原生種的野生茶,已成為最適宜赤科山環境的茶種。

 

「野生茶有點像普洱,屬於半喬木, 生命力很強,種下去穩定之後,就能健康成長。烏龍則是比較嬌貴,比較需要費心照顧——」日日與茶為伴,在蔡枝卿眼中,茶也如人一般,各自有著鮮明的性格、喜好,「剛開始做茶時,很小心翼翼。從發酵、烘焙、溫度到濕度, 每個步驟都掌控得很精準,但總覺得做出的茶少了個性。」她笑著,為我們沖了新茶,「現在做茶,會比較自由,也比較隨心所欲。」茶葉是最直白的食品, 融在水裡,呈現的茶湯、香氣,可以喝出製作工藝、天氣與環境,以及製茶之人的心性。回首過往的人生歷練,蔡枝卿的心境轉折,連帶的也讓她製出的茶, 流露不同的氣質與性格。

 

邀民眾上山 體驗客家茶文化

近午時分,赤科山上雲霧水氣逐漸散去,滿山遍野的金針草一片碧綠。蔡枝卿說,金針花是本業,也是遊客熟知的物產跟景色,但「茶」卻是最能展現獨特環境與文化的作物。儘管山上的農家融合閩、客、原不同族群,但蔡枝卿從種茶做茶的過程中,深刻體認到「客家人的生活是與茶分不開的。」也因為如此,她與丈夫張茂游希望能邀請民眾上山,從認識有機茶葉的種植,品嚐到有機茶的風味,體驗製茶等過程中,讓更多人認識客家茶文化,將客家人那份對茶的堅持與情感,傳遞給每一位來訪的客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