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2023《花蓮客家》夏—一方水土養一方人,客家陶文化。

客家陶產業 訴說移墾與集體奮鬥的縮影

臺灣陶的歷史,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,考古學家從新北市八里的「大岔坑遺址」出土陶片,顯見臺灣製陶歷史,相當源遠流長。隨時代的推演,明清時中國的製陶技術,跟著閩粵移民橫渡黑水溝引進臺灣,而客家的工藝文化也在此時隨著客家人的移墾傳了進來。

 

「工,巧飾也。」從《說文解字》中對「工」一詞的釋義,可看出這門營造器物的手藝,不但兼具美觀與實用, 更反映一個族群的文化與生活。其中, 苗栗的客家陶產業便是最好的例子。由於苗栗地區的黏土品質良好,適合發展製陶產業,加上客家人純樸勤奮,帶動起當地陶瓷產業發展。加上過去傳統工藝仰賴「師徒相授」,對聚族而居,人口流動相對保守的客庄來說,不僅保留最多的傳統製陶工藝,也為苗栗留下多座百年客家窯場。

 

苗栗的客家陶製品當中,以酒甕、大缸最為聞名,因這裡出產的酒甕與客家醃缸品質佳,釀(醃)出來的風味特別好,而有「陶甕之鄉」的美稱。由於大甕、大缸無法拉坏製作,必須先以純手工做底,再逐漸以手擠坯方式慢慢往上銜接,過程繁複極度考驗細心與耐力, 讓我們不難從這些客家人製作的器物上,一窺該族群的性格、生活習慣與飲食文化的原因。

 

以馬佛土 塑出族群融合的多元文化

若說,苗栗的客家古窯場訴說的是早年客家先民的生活軌跡,那位在花蓮縣光復鄉馬佛部落的「馬佛陶」,則是客家人在與其他族群頻繁互動中,以製陶展現文化交融的成果。

 

馬佛擁有優質土壤、湧泉,轄內有閩南、客家、阿美族三大族群比鄰而居。因祖居於此的阿美族人取這裡的泥土製陶,而開啟了馬佛歷史悠久的陶文化。1960 1970 年代,此處曾有數家磚窯場,但在產業沒落、人口外移下,榮景早已不再。

 

居住於此的客家人不忍見農村人口流失,也擔心客家人遷徙到都市後,會與客家故鄉背離,失去了與土地的聯繫。為了維繫與客家原鄉的文化臍帶,遂在馬佛社區開始發展陶藝,並將原本廢棄的馬佛磚窯廠,變身可讓村民閒暇之餘製陶、玩陶、陶冶性情好處所。

 

越挫越勇 窯火淬鍊在地的客家精神

馬佛陶藝一開始從阿美族原始的「坑燒」開始,後由客家人憑藉著對鄉土的熱情與拚搏精神,發揚光大。早在公元前29,000 年至25,000 年就出現的「坑燒」,是一種直接將泥坯,放在坑裡燒成器物的製陶方法。演變至今,已多使用素燒成型的器物燒製,過程中於坑窯混入泥漿、稻草、樹根等素材為天然釉料,讓陶器物表面呈現獨特的火痕樣貌。

 

初始,燒陶、製陶的過程並不順利, 但馬佛社區的客家人無懼失敗,發揮客家本性的韌性和堅持,記取每次的試燒經驗,掌握火的迴旋走向及溫度配置等因素,終在2022 年起造第二座窯後,成功將失敗率降至百分之五十,成品也逐漸趨近於完美。而客家人發揮勤儉樸素性格,取當地泥土為製陶原料,保留古老的坑燒技法進行陶藝創作,也成了客家精神深耕在地文化的最佳體現,為東部的客家陶文化寫下動人故事。